肓之原在齐下,即下气海也,一名下肓,谓之脖者即此,今病在冲脉,则与大、小肠相附,而当气海之间,故其为病如此。 脾主四肢,故虚则四肢不用。
肺朝百脉而主治节,故为心之相;肝主谋虑决断,故为心之将;脾主肌肉而护养脏腑,故为心之卫;肾主骨而成立其形体,故为心之主外也。太阴为诸阴之表,故曰,“三阴为表”。
有者求之,无者求之,盛者责之,虚者责之。故苦乐失常,皆伤精气,甚至竭绝,则形体毁沮。
不知病由君火之弱,不能消尽群阴,阴气上腾,故牙疼诸症作矣。郑氏切脉诗大体与周氏相近,而极简明扼要,便于应用。
卫气一日一周,是以新感之疟,亦一日一作。常求色脉之要,则明如日月而得其变化之要矣。
而以之治气有余之症,法则可从;若用之于气不足之人,则失之远矣。是肝、胆、心、肾四脏皆能病怒,所谓“多阴者多怒”,亦曰“阴出之阳则怒”也。